[口头报告]氮气氢气流量比对M2高速钢电弧增强等离子体渗氮的影响

氮气氢气流量比对M2高速钢电弧增强等离子体渗氮的影响
编号:190 稿件编号:1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5 12:20:35 浏览:2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1: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H1] 材料表层强化和改性技术论坛一 » [H11] 上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电弧增强辉光放电技术,在真空室内加装带有正电位的辅助阳极,并对电弧进行遮挡,电子与气体的碰撞几率增加,导致气体的激发和电离增强,从而获得高密度等离子体,进而实现电弧增强高密度等离子体渗氮。本研究采用氮气、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渗氮气氛,在气体总流量(300 sccm)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氮气与氢气的流量比(1:9、1:5、1:2、2:1、纯N2),对M2高速钢在不同氮气氢气流量比下进行电弧增强等离子体渗氮处理,并研究了氮气氢气流量比对渗氮层组织结构、厚度、表面硬度以及脆性的影响规律。随着氮气氢气流量比增加,渗氮层厚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氮气氢气流量比为2:1时,渗氮层厚度达到最大74 μm。随着氮气氢气流量比增加,α-Fe(110)峰向左偏移的角度增大,渗氮试样表面硬度增加。渗氮试样表面在98.07 N载荷下的维氏压痕边缘完整,均未出现裂纹,表明渗氮层脆性等级均为1级。为进一步对比渗氮层的脆性,对不同氮气氢气流量比下渗氮试样表面的洛氏压痕边缘裂纹密度参数进行统计,随着氮气氢气流量比增加,径向裂纹的平均长度和裂纹密度均先增加后减小,表明渗氮层表面脆性程度先增大后变小。






 
关键字
M2高速钢;等离子体渗氮;氮氢比;脆性
报告人
张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鑫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