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无机绝缘导线表面陶瓷膜的非同步生长机制研究

无机绝缘导线表面陶瓷膜的非同步生长机制研究
编号:390 稿件编号:36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1 20:11:41 浏览:1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0日 20: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M10] 微弧氧化及液态等离子体技术论坛10日晚场 » [M100] 10日晚场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电力设备向高功率密度和轻量化方向发展,亟需具有高导热绝缘的电磁线。微弧氧化技术可在铝导线表面原位制备高导热绝缘的无机陶瓷膜,但在其连续生产过程中因其表面状态、电场分布与电流竞争分配不均导致陶瓷膜呈现非同步生长,制约了其规模化工程应用。本文研究了陶瓷导线在连续制备过程中的非同步生长机制。首先通过分析连续制备过程中导线表面不同区域的放电行为、生长行为及微观结构,发现导线表面陶瓷绝缘膜的生长过程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导线形状和初始表面状态的不均匀程度显著影响了反应初期的电流分配和电场分布,反应电流会优先经过微区低阻区域,电场集中在导线表面曲率大的区域,致使放电状态呈现非均匀分布,生长状态呈现结构差异化,陶瓷膜呈现非同步生长状态。第二阶段:随着氧化铝在低阻和大曲率区域的沉积,电流分布和电场强度最大区域将在陶瓷绝缘导线表面重新分配。陶瓷绝缘膜的生长过程始终呈现非同步状态,但电流和电场强度可根据陶瓷膜的微区阻抗进行自适应调节,在样品表面重新分配,最终使陶瓷绝缘膜不同区域的阻抗趋向均一化。非同步生长的两阶段模型本质是微区低阻吸引电流与宏观电场反馈的动态调节。进一步研究表明,提高电流密度、增加初始膜厚度的不均匀度以及优化电极结构可加速陶瓷绝缘膜微区阻抗趋向均一化的进程,研究结果可为扁线、箔材等宽截面导线的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字
无机绝缘导线;陶瓷膜;非同步生长机制;微弧氧化;放电特性;
报告人
张萌
博士研究生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稿件作者
张萌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李昊旻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武晓文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耿英三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雷厉 Zhuji Sino Russian Joint Materials Laboratory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