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最大变形——液滴宽度与接触长度的区别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最大变形——液滴宽度与接触长度的区别
编号:5 稿件编号: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11 16:53:38 浏览:4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0: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K] 表面超疏水防除冰技术论坛 » [K1] 上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基本过程广泛存在于众多应用场景下(如表面自清洁、防结冰、喷雾冷却等),液滴撞击后产生的最大固液接触面积是决定液滴与表面间能量交换的关键参数之一。然而,液滴最大变形时的接触长度与液滴宽度经常被混淆,导致显著的最大接触面积的预测误差。为此,本工作重新审视液滴撞击的最大变形,系统研究并明确了最大接触长度与最大液滴宽度之间的区别。当表面接触角大于90°时,最大液滴宽度必然大于最大接触长度,并且两者的差值随着表面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大,故超疏水表面上两者的差值往往不可忽视。最大液滴宽度与最大接触长度的差异起源于受接触线影响的铺展液膜外缘的几何构型,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解释了液滴撞击速度、液滴粘度、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并建立了两者差值的预测模型。进一步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本文将上述结论从宏观尺度拓展至纳米尺度。本工作明晰了接触长度和液滴宽度最大值之间常被忽略但显著的差异,这对于涉及液滴-界面相互作用的应用至关重要。
 
关键字
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液滴宽度,接触长度
报告人
胡志锋
博士后 上海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胡志锋 上海交通大学
褚福强 北京科技大学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