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激光诱导织构表面的持久润滑减摩性能与机理研究

激光诱导织构表面的持久润滑减摩性能与机理研究
编号:515 稿件编号:45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3 18:51:13 浏览: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4:2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E2] 摩擦学表面工程论坛二 » [E2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本文针对合金钢机械部件在乏油工况下的界面摩擦润滑问题,采用实验-仿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纳秒激光加工制备正弦织构表面,揭示了激光扫描次数与熔融填充行为对织构宽-深比的调控规律,发现宽-深比1.35、面密度25%、幅值100-200 μm的织构组合可显著提升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降低7.7%。基于流体动压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面密度25%的织构表面最易形成动压润滑效应,相邻织构间存在压力传递与叠加机制,润滑剂向收敛区运动时压力增速与幅值呈负相关。通过油滴迁移实验发现,动态弛豫的油接触角和优异的铺展性能是维持润滑的关键,油膜法制备的疏水表面水接触角达136±1°,其机理源于油膜抑制脊结构形成并降低表面能。摩擦膜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面密度25%的织构在0.1 m/s、35 N工况下摩擦系数降至0.14,500℃氧化处理后摩擦系数进一步降低17%,归因于氧化扩散层增厚和磨屑捕获效应。研究成果阐明了织构参数-润湿性-摩擦性能的耦合作用规律,为机械部件持久润滑表面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字
激光微织构;持久性润滑;表面润湿性;摩擦磨损;摩擦膜
报告人
马健
讲师 山东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马健 山东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