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相变结构超滑

相变结构超滑
编号:541 稿件编号:53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4 16:07:06 浏览:17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3:5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议:[E2] 摩擦学表面工程论坛二 » [E2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结构超滑是指两个非公度接触的晶体表面间发生剪切滑移时,界面摩擦和磨损消失的现象。然而,目前实现的结构超滑现象仅限于固-固滑移界面,这限制了将结构超滑拓展到更普遍的固-液润滑界面间。在本项研究中,通过摩擦应力诱导液相环境中的润滑介质发生液-固相结构转变,并在固相润滑介质分子层与晶体表面之间构建原位异质结,利用原位异质结的非公度剪切滑移特性,在固-液界面实现了结构超滑。这类基于液-固相变原理的全新超滑状态被定义为“相变结构超滑”。晶态边界润滑膜与固相1-十二烷醇分子层之间形成的原位异质结的非公度剪切滑移,诱导了相变结构超滑现象的产生。原位异质结的摩擦行为具有180°周期性特征,当1-十二烷醇分子轴线与剪切滑移方向夹角为90°时,相变结构超滑现象产生。本课题不仅对构建统一的超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为推动超滑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字
固液界面,液-固相转变,晶态边界润滑膜,1-十二烷醇,原位异质结
报告人
金宝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

金宝,博士,1997年1月生,安徽合肥人,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师从于雒建斌院士。2019年于吉林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师从于吴文征教授;2024年于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师从于张晨辉教授和何永勇研究员。目前主要聚焦于摩擦磨损及相变结构超滑理论与应用研究。

主持全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水木学者”项目、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面上项目等课题。迄今为止,累计在Matter、JA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atter、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arbon、Friction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担任Lubricants期刊客座编辑,担任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Friction等期刊审稿人。曾获得国家奖学金5次、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

稿件作者
金宝 清华大学
张晨辉 清华大学
何永勇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雒建斌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